閃電,是大自然神秘而壯觀的現象之一。它很早就被人類觀測到并記錄下來,如我國古代的《周易》就記錄了發(fā)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雷電記錄。 1749年,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證實了閃電其實是大氣中發(fā)生的火花放電現象。當發(fā)生閃電時,會放出大量的光和熱,沿途空氣被強烈加熱、水滴迅速氣化、體積驟然膨脹而產生沖擊波,使空氣產生猛烈的震動,由此產生的聲音就是雷鳴。閃電和雷鳴都是常見的自然現象。
一般情況下,雷電多在人們沒有防備的一瞬間發(fā)生并完成,所以一直以來,雷電給我們的印象就是迅速、猛烈。早在戰(zhàn)國時代的《六韜》一書中,古人就對雷電的迅猛進行了總結:“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這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迅雷不及掩耳”的出處。
事實上,和閃電的速度相比,雷聲的速度簡直是“弱爆了”,但是關于閃電的速度,學者和專家們一直沒有得出比較確切的結果。很多人認為“閃電的速度就是光速,就是30萬千米/秒”,而也有不少人表示不認同,并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那么閃電到底有多快,它和光速是不是一回事呢?
這得從閃電的發(fā)生過程說起。在一次正常的閃電前,云里的電荷分布是這樣的:云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中、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底部有少量的正電荷。當正、負電荷的量達到一定的水平時,就會引起放電,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閃電現象。閃電可以發(fā)生在同一塊云的不同部位之間,也可以發(fā)生在云與云之間、云和地之間。發(fā)生在云和地之間的閃電稱為云—地閃電。由于云—地閃電與我們人類的活動和生命安全密切相關,所以對它開展的研究也最多。通過高速攝影儀器我們得知,一個完整的云—地閃電其實是由多次連續(xù)不斷的放電過程組成,這些放電過程沿著同一條通道,如同海浪一樣一波接一波,每兩波的時間間隔僅有百分之幾秒。每次放電一般包括先導和回擊兩個過程:先導主要是為閃電放電建立電離通道,相當于“鋪路”;當先導很接近地面時,就像接通了一根導線,強大的電流以極快的速度由地面流至云層,這一個過程稱為回擊,約需70微秒的時間。如果云層還有足夠的電量,就開始第二次的先導-回擊放電過程。一次完整的云-地閃電過程持續(xù)時間約為0.2秒。
由于閃電是一種放電現象,所以它遵循一定的物理定律,它本身的速度受到空氣電導率等很多因素的影響。有關學者通過對多個閃電精細的科學觀測,發(fā)現閃電在不同的行進階段速度有所不同,如閃電的先導過程的平均速度為1.5×105米/秒,約為光速的1/2000,而回擊過程的速度遠大于先導速度,為光速的1/10~1/3。美國能源部給出的閃電平均速度為1.45×108米/秒,大致為光速的一半。佛羅里達大學的學者通過研究,得出閃電的速度為1.0×105 ~1.4×106米/秒, 平均速度為4.4×105米/秒。雖然這些數據不一定十分準確,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閃電的速度遠低于光速,同時又遠高于雷聲的速度。
之所以很多人認為閃電的速度就是光速,主要是把閃電發(fā)出的光傳播到我們眼中的速度當成了閃電本身的速度。
閃電和雷聲同時發(fā)生,但閃電的光傳播到我們眼中的速度要比雷聲傳播到我們耳朵中的速度快得多。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的原因。光在空氣里差不多每秒鐘要走30萬千米,用這樣的速度,1秒鐘可以圍繞地球的赤道跑7圈半。而聲音在空氣中每秒鐘約走340米,差不多只有光速的90萬分之一。
由此,利用它們的速度差,就可以判斷自己與閃電的大致距離了。方法如下:從看到閃電時開始計時,聽到聲音后停止計時。得到的秒數乘以聲速(在空氣中約為340米/秒)得到的數據就是閃電與你的大致距離。例如,在看到閃電發(fā)出的光束3秒鐘后,聽到了雷聲,那么雷電發(fā)生位置大約在附近1000米處。根據前后兩次估計的距離的大小變化,就可以知道雷雨是在靠近你還是遠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