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霧

霧的形成與能見度

發(fā)布時間:2021年03月17日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使能見度低于1千米的天氣現(xiàn)象,氣象學稱為霧。霧的形成主要有增濕和冷卻兩個條件,增濕是增加水汽含量,而冷卻是使水汽凝結。空氣所能容納的水汽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于飽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會凝結。當空氣相當潮濕時,冷卻使溫度下降,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里,而形成霧。

  在氣象學中,能見度用氣象光學視程表示。白天能見度是指視力正常(對比感閾為0.05)的人,在當時天氣條件下,能夠從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認的目標物(黑色、大小適度)的最大水平距離。實際上也是氣象光學視程。

  夜間能見度是指:假定總體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適當大小的黑色目標物能被看到和辨認出的最大水平距離;中等強度的發(fā)光體能被看到和識別的最大水平距離。

  所謂“能見”,在白天是指能看到和辨認出目標物的輪廓和形體;在夜間是指能清楚看到目標燈的發(fā)光點。凡是看不清目標物的輪廓,認不清其形體,或者所見目標燈的發(fā)光點模糊,燈光散亂,都不能算“能見”。能見度是反映大氣透明度的一個指標。當出現(xiàn)降雨、霧、霾、沙塵暴等天氣過程時,大氣透明度較低,因此能見度較差。測量大氣能見度一般可用目測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大氣透射儀、激光能見度自動測量儀等儀器測量。

  霧常以兩種形式出現(xiàn)。一種叫晨霧,也叫輻射霧。晴朗的夜晚,地面熱量輻射得多,地表溫度下降,清晨水蒸氣凝聚在地面上形成霧。太陽出來后,地面溫度升高,晨霧就會慢慢散去。另外一種是平流霧,在秋冬季節(jié),陸地降溫快,水面降溫慢,溫暖的潮濕空氣被風吹向陸地,受冷后形成霧。這種霧多出現(xiàn)在沿江及沿海城市,北方多在初冬發(fā)生,南方則更多發(fā)生于仲冬或冬末,有時連續(xù)幾天不散。

  大霧的生、消以及強度預報,是預報中的難點,目前我國業(yè)務應用的定量預報產品和方法比較少,做好這方面的預報預警需要值班預報員通過逐小時的自動站和衛(wèi)星云圖等探測資料,密切監(jiān)視近地層大氣中的溫濕以及風速等要素的變化,對于易出現(xiàn)在早晨6-7時的輻射霧,凌晨4-5時的溫度露點差是否接近飽和 (T-Td≤2)或達到飽和 (TTd≤1)可作為大霧短時預報預警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