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著陽光和溫暖的風,地球的熱帶地區(qū)將如天堂一樣,但不是當風暴造訪的時候。這些可怕的風暴稱為熱帶氣旋。它是地球上最強而有力,具有很大破壞力的大氣現(xiàn)象,給人類社會既帶來了災難也帶來了充沛的雨水。
熱帶氣旋是發(fā)生在熱帶海洋上的強烈天氣系統(tǒng)。它像江河中前進的渦旋一樣,一邊繞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一邊隨周圍大氣向前移動。在北半球熱帶氣旋中的氣流繞中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相反。越靠近熱帶氣旋中心,氣壓越低,風力越大。但發(fā)展強烈的熱帶氣旋,如臺風,其中心卻是一片風平浪靜的晴空區(qū),這就是臺風眼。
在熱帶洋面上發(fā)生的熱帶氣旋,其強度差異很大。從1989年開始,我國采用世界氣象組織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標準,按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將熱帶氣旋劃分為4個等級: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小于8級,即風速小于17.2米每秒,為熱帶低壓;最大風力在8-9級,風速在17.2米/秒-24.4米/秒的稱為熱帶風暴;最大風力為10-11級,即風速在24.5米/秒-32.6米/秒者,稱為強熱帶風暴;只有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達到12級或以上,風速大于等于32.7米每秒的熱帶氣旋才稱為臺風。
產生熱帶氣旋的條件主要有三個:一是較高的溫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兩半球信風相遇的激蕩處。當熱帶海洋的溫度足夠高時,下層的空氣受熱就會往上升。由于低緯度海洋上氣溫高、濕度大,當上升氣流中的水汽冷卻凝結成水滴時,就要放出熱量,又助長了低層空氣不斷上升,使空氣旋轉得更加猛烈,這就形成了熱帶氣旋。其生命期一般可達一周以上,有的熱帶氣旋在外界環(huán)境有利的情況下生命期可超過兩周,甚至更長。當熱帶氣旋登上陸地或北移到較高緯度的海域時,因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高溫高濕條件,會很快消失。據(jù)統(tǒng)計,除南大西洋外,全球的熱帶海洋上都有熱帶氣旋生成。大多數(shù)的熱帶低壓并不能發(fā)展為熱帶風暴,也只有一定數(shù)量的熱帶風暴能發(fā)展到臺風強度。
臺風之間的強度差異也很大,有的臺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為35米/秒。但中心附近最大風速超過50米/秒的超級臺風也時有發(fā)生。如在我國浙江瑞安登陸的9417號臺風,登陸時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風速就達45米/秒。
強烈的熱帶氣旋是所有自然災害中破壞力最嚴重的災害之一,因為熱帶氣旋的發(fā)生頻率遠高于破壞性地震,因此其累計損失也高于地震災害。據(jù)估計,全球由于熱帶氣旋的影響,平均每年造成2萬人死亡和60億-7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在這個駭人的空氣旋渦內部,風的時速可達300公里。氣旋以一定頻率出現(xiàn)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一般沿從東向西的路線前進。風、雨、潮三者是構成熱帶氣旋災害的主要方面:一個較強熱帶氣旋的8級大風半徑一般都達數(shù)百公里,不少熱帶氣旋都伴有12級以上的大風區(qū)域。強風會掀翻巨輪,會使地面建筑物和輸電線路等嚴重受損。登陸熱帶氣旋一般都伴有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當其移動緩慢時常會造成一地數(shù)百毫米乃至上千毫米的降雨。由于過量的降雨,會造成洪澇災害。洪水可能長時間的出現(xiàn),特別是山區(qū),對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威脅。
當熱帶氣旋登陸時,一般還伴有海潮,當海潮與天文大潮疊加時,情況更加嚴重。1991年4月底在孟加拉國登陸的熱帶氣旋曾使潮位升高6米,使恒河三角洲的許多島嶼和陸地都淪為澤國,奪去了13.9萬人的生命。我國是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受熱帶氣旋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從華南到東北漫長的沿海地區(qū)都可能受它的嚴重威脅。
近年來,因熱帶氣旋影響而造成的年平均損失在百億元人民幣以上。熱帶氣旋雖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但也不乏益處,它是低緯度地區(qū)降水的主要來源。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qū)熱帶氣旋帶來的降水占全年雨量的大部分以至全部。在美國東海岸占1/3,在我國華南夏秋季也是主要降水來源。熱帶氣旋還是久旱少雨時解除旱情的主要因素,它給水稻生長,水利灌溉和水力發(fā)電,提供了有利條件?,F(xiàn)在,熱帶氣旋作為地球資源的重要成分,已納入了人類管理大氣資源的宏偉藍圖中,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熱帶氣旋將不再是匹脫韁的野馬。 (來源于2002年07月15日《中國氣象報》 作者:百科)